智能音箱今年全體“失寵”:銷量一路下滑,賠本買賣何時能盈利?
智能音箱已經從風口走向墜落,一面是智能化體驗不佳,銷量下降;另一面是大廠大打價格戰(zhàn),創(chuàng)業(yè)公司退出,賽道始終處于賠本賺吆喝階段,且久久不能走出困局。 “基本吃灰了,只能當個鬧鐘用”,在談到智能音箱時,不少用戶如此說道。 智能音箱被吐槽的一大痛點是交互體驗并不完全智能,智障行為頻出,更別提實現控制智能家居的廠商宣傳的美好愿景。 智能音箱確實賣不動了,數據顯示,今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銷量已經連續(xù)三個
2022-11-09 10:00:55
來源:新浪科技 張俊??

智能音箱已經從風口走向墜落,一面是智能化體驗不佳,銷量下降;另一面是大廠大打價格戰(zhàn),創(chuàng)業(yè)公司退出,賽道始終處于賠本賺吆喝階段,且久久不能走出困局。

“基本吃灰了,只能當個鬧鐘用”,在談到智能音箱時,不少用戶如此說道。

智能音箱被吐槽的一大痛點是交互體驗并不完全智能,智障行為頻出,更別提實現控制智能家居的廠商宣傳的美好愿景。

智能音箱確實賣不動了,數據顯示,今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銷量已經連續(xù)三個季度下滑超20%,與早年火熱的情形形成鮮明的對比。

更重要的是,在百度、阿里、小米等巨頭的價格戰(zhàn)之下,智能音箱基本處于賠本賺吆喝狀態(tài),大量的智能音箱創(chuàng)業(yè)公司已經退出。智能音箱,要被用戶和資本拋棄了?

“控制中心”的夢想破滅了

2014年,亞馬遜推出了智能音箱Echo,不僅集成語音功能,還可以控制開關和燈光,被視為有望成為未來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Echo的火熱之下,一時間,國內眾多互聯網企業(yè)紛紛入局,阿里、百度、小米、華為等均推出了自己的智能音箱產品。

不過,直到如今,智能音箱依舊難以說已經實現了最終的愿景。

農文旅產業(yè)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高級數據分析師袁帥表示,智能音箱賣不動了,最大的原因是在于消費者的認知回歸了理性,智能音箱并未用于傳說中的萬物互聯,發(fā)揮互聯網產品公司所定位的作用和價值。很少看到各類智能家裝和智能裝備廠商宣布與智能音箱的結合和融合,在全套智能家居的配制里,同智能手機等相比,智能音箱其實也“可有可無”的角色。

事實確實如此。

一是智能家居中出現了多個可能的“控制中心”,比如手機、電視、中控屏等。對于互聯網廠商有意將智能音箱打造成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的做法,電視廠商們顯然不會同意讓自己處于從屬地位。

2015年,時任創(chuàng)維集團總裁的楊東文就對外喊話稱,電視將從單純的節(jié)目接收工具向家庭智能控制中心、家庭娛樂中心轉變。電視作為客廳的主角和智慧家庭中的一個重要顯示終端,它的天然優(yōu)勢讓其成為智慧家庭中的交互中心、控制中心,以及播放中心和存儲中心。

而隨著越來越多倡導全屋智能的企業(yè)出現,他們又推出了新的控制中心“智能中控屏”,比如華為、歐瑞博等。與智能音箱的控制相比,智能中控屏集成了更多場景和功能。

更有意思的是,在各類傳統家電智能化升級的過程中,不少家電企業(yè)正在給冰箱、洗衣機甚至集成灶上增加屏幕觸控功能。

二是智能家居的控制協議和標準仍然處于不統一的狀態(tài)。以小米和華為為例,兩家各自的智能設備并不兼容,無論是小愛音箱還是華為音箱,都無法控制對方的產品;而阿里、百度等互聯網企業(yè)也以自己為中心打造生態(tài)圈,甚至是家電企業(yè)也在推出自己的協議和平臺。

在手機廠商、互聯網企業(yè)、家電企業(yè)等玩家各自為政之下,想要用智能音箱來實現統一控制,無疑十分困難。

更具爭議的是,相比智能音箱的語音控制,一些全屋智能企業(yè)提出了主動智能的交互方式,也即是通過傳感器等技術識別用戶的狀態(tài),主動提供開關燈、家電控制等服務,這又對智能音箱想成為控制中心構成了挑戰(zhàn)。

不智能,還智障?

袁帥認為,智能音箱自身還面臨著諸多產品核心問題,比如信息數據安全、智能交互體驗、語音交互上的障礙、內容的鏈接適配性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被智能音箱用戶們吐槽最多的地方。在廠商們的宣傳之下,用戶都希望與智能音箱實現類似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式”交流,但多數智能音箱無法理解復雜的語言場景,只能實現播放音樂、講故事、查看天氣等簡單的功能,有時連最基礎的指示也會出岔子。很多智能音箱用戶都經歷過和智能音箱的“智障對話”。

一位視頻博主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了自己的小愛音箱的智障行為,在他發(fā)出打開窗簾的指令后,小愛音箱稱是“小事”,但并沒有行動;發(fā)出打開空調的指令,小愛音箱則直接播放空調相關的歌曲。

“我家的燈每次晚上都要喊兩三次才能關,有時候看電視時突然自動給你開燈。跟智障一樣,還智能?“他吐槽道。

實際上,有一年的小米AIoT發(fā)布會上,小米董事長雷軍在演示一款小愛音箱時還出現了翻車。在多次被問“三個木叫什么?”時,小愛音箱的回答均答非所問;在被問“125加357加567等于多少”時,小愛音箱更是直接沒有了反應,引發(fā)現場哄笑聲不斷。

類似的智障情況也發(fā)生在了其它品牌上。

在黑貓投訴【投訴入口】上,一位家長反饋,購買的天貓精靈總是自己唱歌、說話,嚇壞了孩子?!皫缀跆焯齑蟀胍钩瑁约赫{大音量,重新設置了也無果。反應給天貓精靈客服9回,沒有一回能處理問題,孩子經常玩著玩著就被突然來的聲音嚇到,導致我已經關機很久,只有白天才敢開出來給孩子聽一下兒歌。”

百度旗下的小度智能音箱則被曝出過插播廣告的糟糕體驗。

一位用戶投訴稱,從今年5月開始,每次喚醒小度智能音箱播放歌曲或故事,音箱總會在播放前插播一些推銷“618”的廣告和一些10秒左右的“雞湯詞”,嚴重影響了使用的體驗。特別在晚上臨睡前,播放催眠曲和催眠的故事插播了廣告,使得沒法安靜睡覺。

種種體驗不佳之下,不少用戶表示家中的智能音箱使用頻率極低,或被當做鬧鐘、或被偶爾當做音樂播放器,大多數時間都在吃灰狀態(tài)。在一項最容易吃灰的電子/電器產品投票中,智能音箱也榜上有名。

賠本賺吆喝的買賣?

研究機構洛圖科技最新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音箱市場銷量為575萬臺,同比下降26.2%,連續(xù)三個季度出現20%以上的大幅度下滑。很明顯,智能音箱市場早已經飽和。

這背后,也與頭部企業(yè)大打價格戰(zhàn)有關。

在前些年智能音箱火熱之時,百度、阿里、小米等企業(yè)紛紛推出了低價產品以爭奪市場,一些mini智能音箱甚至賣到了幾十元,這讓不少智能音箱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扛不住了。

比如若琪Rokid、出門問問,早年都推出過問問音箱Tichome和Rokid音箱等智能音箱產品,如今這兩家企業(yè)在官網已經不再售賣這類產品。目前若琪Rokid專注AR眼鏡,而出門問問則將重點轉向了智能手表。

2020年,以語音技術起家的云知聲在提交招股書時說,公司已經放棄智能音箱相關業(yè)務。“在智能音箱領域,百度、小米通過價格戰(zhàn)、補貼等形式占領市場份額,導致公司所面向的規(guī)模較小的下游客戶被迫大幅降價或退出市場。中小規(guī)模音箱廠商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包括斐訊音箱在內的部分廠商破產離場,導致公司相應流失了高利潤率的客戶資源?!?/p>

洛圖科技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百度、小米、天貓精靈、華為位居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前四,合計份額達到97%,可見這四家企業(yè)已經壟斷了智能音箱市場。

不過在賠本賺吆喝之下,各家也在為智能音箱尋找新的出路。

比如百度、小米、天貓精靈紛紛推出了帶屏智能音箱,與早期的智能音箱相比,除了語音交互之外還增加了觸屏交互,同時還具備看視頻等更豐富的功能,售價自然也相應提高;華為則將智能音箱的重點向音質傾斜,主打高端音質,定價自然也走向了高端。

袁帥建議,接下來智能音箱廠商們不應再只重視搶占瓜分份額,而更應該側重在產品自身的功能、體驗上,好的產品才能占據穩(wěn)定的市場,功能單一、體驗差的所謂智能產品,必然會被市場所淘汰。

最新文章
1
FF發(fā)布雙飛輪雙橋梁戰(zhàn)略 啟動美股首個C10財庫計劃正式進軍Web3
2
世界冠軍何沖實力認證TCL冠軍品質,奧運中國行燃動北京!
3
360集團20周年會:升級使命愿景價值觀,全員All In Agent
4
科技無界·健康隨行:越凡醫(yī)療開啟穿戴式健康新紀元
5
定檔9月19日-21日!2025電博會即將開啟數智未來
6
“你好BOE”五周年盛典北京站盛大啟幕 攜手生態(tài)伙伴打造“科技+生活”新場景
7
中國空調TOP3排名未變:僅海爾份額凈增
8
中國空調TOP3陣營:海爾唯一份額凈增長
9
中國空調頭部陣營繼續(xù)震蕩,份額有增有減,TOP3排位未發(fā)生變化
10
送爸媽電視看這篇就夠了!康佳易AI電視D7J系列憑實力圈粉,三點優(yōu)勢太能打
11
電動兩輪車賣瘋了,7 月增長24.4%,老款清倉新款漲價
12
英偉達否認市場傳聞:下代 Rubin AI GPU 進展順利
13
2025上半年智能投影銷量同比下降3.9%,5000元以上市場增長
14
行業(yè)洗牌期承壓明顯,廚房小家電企業(yè)為何加速擴產、押注全球化?
15
“董明珠健康家”改名“格力好物指南”:去董明珠個人IP?
16
高溫補貼來了!快碼住這些暑期手機散熱小Tips
17
從mini到Plus再到Air 蘋果五年三變產品線是為何?
18
全球首款8K全景無人機!影石影翎Antigravity A1發(fā)布:會飛的全景相機
19
告別細菌溫床與漫長等待:自動制冰冰箱如何選?
20
換機周期延長:Q2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需求疲軟制約增長動能
關于我們

微信掃一掃,加關注

商務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