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科技述評] “小米+紅米”和“華為+榮耀”,這對組合的競爭在中國市場趨于白熱化。但總體來說,一般還是認為,無論是品牌影響力還是市場份額排名,前者還處于追趕后者的狀態(tài)。
對于這個結(jié)論,小米集團副總裁、Redmi品牌總經(jīng)理盧偉冰并不完全贊同。在日前舉辦的紅米產(chǎn)品發(fā)布會上,盧偉冰對媒體表示:本來打算用兩年追趕榮耀,沒想到Redmi紅米只花了 2019 年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追趕,而 2020 則是要全面超越。
也就是說,且不說2020是不是全面超越,在盧偉冰看來,至少Redmi紅米目前已經(jīng)在和榮耀并跑,并不落后于榮耀。
那么,盧偉冰的這個結(jié)論,靠譜嗎?
其實,在釘科技看來,盧偉冰的這個說法非常具有靈活性,外界很難說他正確或者不正確,因為正確與否要取決于從什么角度來看。
比如,盧偉冰所言的“完成追趕”,究竟是哪些方面呢?是某款產(chǎn)品的出貨量,還是所有產(chǎn)品整體出貨量?是某項技術(shù)能力,還是綜合技術(shù)水平?是渠道布局范圍,還是線下渠道的數(shù)量?是國內(nèi)市場銷量,還是國外市場銷量,抑或是全部市場?是收入水平,還是盈利能力?
所有這些,盧偉冰都沒有具體展開解釋,而是籠統(tǒng)的說“紅米追趕上了榮耀”。同樣的道理,也適用在“紅米2020實現(xiàn)對榮耀的全面超越”上。
只大而化之的對外說“超越”,而不指出到底在哪里超越,這樣的“靈活性”確實讓外界很難判斷他說的到底靠不靠譜。
不能判定他是對的,但似乎也無法證偽,這就是盧偉冰說話的藝術(shù)。類似的情況還有一些,比如盧偉冰在發(fā)布會上表示:2019年5月28日發(fā)布的K20系列全球銷量突破500萬,在這500萬銷量中,50%是新用戶,而其中20%用戶來源于華為和榮耀。
釘科技認為,客觀來看,以紅米的性價比,單款機器銷量達到500萬是完全可能的。只是,有些讓人不解的是,盧偉冰居然詳細說出了這500萬用戶的構(gòu)成,特別提出有20%用戶來源于華為和榮耀。
如果盧偉冰所言屬實,那么意味著100萬華為和榮耀的用戶在換機時選擇了紅米,那么紅米是如何做到這樣精確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呢?
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品牌,紅米的銷售主陣地是線上,在產(chǎn)品銷售時,紅米是如何知道換機用戶的身份的呢?難道所有在京東、天貓或者小米商城購買紅米手機的用戶,還需要備注自己之前使用什么機器?即便是在線下市場,恐怕也很難統(tǒng)計出用戶的具體身份屬性。
所以,釘科技認為,所謂的“20%用戶來源于華為和榮耀”,大概率還是紅米方面的估算。但盧偉冰這么說了,外界也很難證偽。因為,外界也拿不出“20%用戶不是來源于華為和榮耀”的證據(jù)。
還是那句話,盧偉冰說的話,外界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非常具有“靈活性”。但是,對于競爭對手榮耀而言,就比較被動了。因為,無論是“被紅米超越”,還是“用戶被紅米吸引走”,這樣不能證實也無非證偽的說法,會一點一點蠶食榮耀的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
在產(chǎn)品技術(shù)和品牌拉力上,小米肯定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在營銷宣傳方面,盧偉冰的這波操作確實非常給力。僅這一點,小米引進盧偉冰,值了。(釘科技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務(wù)必注明“來源:釘科技”)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