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各方調研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洗碗機市場零售額約130億元,對比去年同期增長17%。這一增幅,看上去頗為樂觀。但要知道,在去年國補尚未落地的1-8月份,洗碗機市場的零售規(guī)模(額)比上年同期增幅僅為3.7%左右。換句話說,市場自有動力不足,全靠政策刺激。
再看之前,從洗碗機市場的爆發(fā)元年2016年(當年市場規(guī)模由之前的數億元暴增至19億元,增幅超過100%,編者注)到如今的2025年的十年時間內,洗碗機用前六年完成了十億元級向百億元級進階(2021年零售規(guī)模達到100億元),此后的數年時間內,增幅卻一直波瀾不驚,難有猛進。直至國補政策刺激,市場才有提振。
在2025年1月發(fā)布的國補新名單中,洗碗機上榜新增品類名單,這無疑是極大利好。但回頭來看,為什么這個在國內已經發(fā)展三十多年(從1991年廣東順德粵海公司推出第一臺洗碗機算起)的家電消費品,在上了百億臺階后,會如此逡巡不前?甚至在2020年之前的20多年的漫長時間里一直連10億級規(guī)模都未能達到?
在筆者理解來看,供需信息不對稱,一直是此中頑疾。這一頑疾,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一直到2015年,體現為洗碗機這一舶來品缺乏技術本土化、罔顧國內安裝環(huán)境和餐具使用習慣的現實。大量的企業(yè)在這一時期走了彎路。
直到2015年方太推出水槽洗碗機,以水槽、果蔬洗滌和洗碗機三合一的形式,將洗碗機市場熱度拉起,洗碗機在2016年邁入爆發(fā)元年并開啟了攀登百億市場的路程。這一過程中,產品設計的本土化、洗滌存儲技術的創(chuàng)新、用戶習慣的初步培育已經完成。供需信息不對稱頑疾的內涵,又變?yōu)槎▋r與用戶預期不符以及用戶對產品缺乏深度了解的矛盾。
不然,不足以解釋為何在沒有國補的情況下,洗碗機市場會在2024年的前半程中表現并不如同為廚電新興品類的集成烹飪中心以及嵌入式微蒸烤。
根據綜合數據整理并推算,洗碗機在2024年的行業(yè)均價為5764元。這其中,線上均價略低,約為4200元左右;線下均價則超過8000元,9-12月在有補貼的情況下更是拉升到8200元之上。而根據上市公司2023、2024年發(fā)布的業(yè)績報告關鍵要素推算,洗碗機的毛利率仍在40%左右,個別企業(yè)甚至達到46%。
與此數據對應的是,洗碗機市場全國滲透率不足5%(綜合數據統計2024年洗碗機市場普及率為4.8%)的現實。
洗碗機到底是剛需產品,還是品需產品,實在值得我們所有企業(yè)重新思考了。最為現實的問題是,在如今消費降級的現實面前,不能一面對標歐美發(fā)達國家50%以上的普及率而對市場爆發(fā)充滿渴望,一面又緊緊抓高毛利不肯放手。需要知道的是,大部分的二三線城市消費者,對洗碗機是否省水,單次洗完耗電多少,洗碗機到底能不能洗干凈這些已經被行業(yè)解決且對購買決策最至關重要的信息還并不知曉。
三十多年的漫長探索,十年的集中積累和醞釀,外加補貼政策的助力,洗碗機具備再次騰飛的市場基礎。過去的2024年被稱為是洗碗機“專利技術大年”,工信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公布的12364洗碗機授權專利中,近五成被國產主流洗碗機品牌拿下。面對平均面積僅有6平米左右的中國廚房,目前洗碗機已經開發(fā)出嵌入式、立式、臺式、水槽式4種類別。
一句話總結:產品設計、功能創(chuàng)新都已就緒,市場也早不再是從0到1的境況。對大部分將洗碗機當做第二增長曲線的廚電企業(yè)而言,是時候要考慮前述“最為現實的問題”了。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