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5G手機多數(shù)都是“磚頭”!把5G手機做輕薄很難
“啪”當手機和臉部親密接觸的前一刻,你一定在祈求手機別太重。幾乎每個喜歡躺著玩手機的人,可能都有過被滑落手機“制裁”的經(jīng)歷,那種鼻子眼睛嘴巴瞬間齊酸爽的感覺,體驗過的人都會很難忘。每當遇到這種情況,一款輕薄手機就顯得非??蓯哿?畢竟被“半斤機”砸臉,想想都很恐怖。一直以來,“輕薄”都被視為手機附加值而存在,但隨著智能手機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以及用戶審美、用機體驗的提升,輕薄儼然成為了一種更廣泛的需求。不
2021-02-22 15:43:13
來源:中關村在線 趙國慶??

“啪”

當手機和臉部親密接觸的前一刻,你一定在祈求手機別太重。

幾乎每個喜歡躺著玩手機的人,可能都有過被滑落手機“制裁”的經(jīng)歷,那種鼻子眼睛嘴巴瞬間齊酸爽的感覺,體驗過的人都會很難忘。

每當遇到這種情況,一款輕薄手機就顯得非常可愛了,畢竟被“半斤機”砸臉,想想都很恐怖。

一直以來,“輕薄”都被視為手機附加值而存在,但隨著智能手機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以及用戶審美、用機體驗的提升,輕薄儼然成為了一種更廣泛的需求。

不過,回顧5G手機初興之時,輕薄和5G卻成了一對冤家,第一波5G手機上市的時候,重量普遍在220g左右,名副其實的“重半斤”。

哪怕到了今天,5G手機越來越輕薄,卻依舊給用戶留下來了“太重了”、“太厚了”的固有印象。

1、人對手機輕薄感知有瓶頸

毫無疑問,用戶對手機重量、厚度的感知是強烈的,一款手機差距在20g、0.5mm左右,手感上會有明顯的不同。

當一款手機達到了220g、10mm以上,長時間握持可能并不舒服。

5G手機出現(xiàn)之前,大眾對智能手機重量和厚度的要求基本不會超過200g、8.5mm。

即便堆料最多的旗艦產(chǎn)品,對厚度和重量的控制也基本維持在這條水平線一下,比如三星S10+重量為175g,厚度7.8mm等等。

而到了5G時代,頂配旗艦的“繼任者”們都不約而同地變厚變重了,如三星S20 Ultra達到了220g、8.8mm。

這種突然的轉變,讓用慣了4G手機的用戶有點難以適應,特別對于重度手機用戶而言,他們對于手機重量的感知是最敏感的。

畢竟需要長時間握持手機,如果是單手,拿著這些220g的家伙看視頻、打游戲、聊天閱讀,還是相當墜手的。

不過,廠家們顯然也明白5G手機過重并不是長久之道。

因此,從去年開始,整個行業(yè)其實已經(jīng)開始重新走向輕薄化設計路線。

IDC數(shù)據(jù)顯示,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機身重量在190g以上產(chǎn)品的占比繼續(xù)提升,年底甚至接近90%。

但截至2020年6月,190g以下的輕薄手機卻已經(jīng)占據(jù)了一半左右市場,并漸成主流。

國產(chǎn)手機方面,OPPO是最早開始控制產(chǎn)品的重量和厚度的廠商之一,早在19年,就曾發(fā)布主打輕薄5G的Reno3系列,即便是在旗艦機層面上,Find X2系列和Ace2同樣都是十分注重輕薄化設計的產(chǎn)品。

如今,不僅僅是OPPO,5G輕薄化趨勢已經(jīng)開始向著全行業(yè)蔓延,把“輕薄”作為5G手機的一個賣點,已經(jīng)變得十分普遍。

2、要輕薄還是要續(xù)航?消費者:我都要

當然,這個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也是為什么第一波5G手機又厚又重,直到一年后才漸漸回歸輕薄。這說明廠商在此期間同樣做了很多努力,攻克了很多難題。

眾所周知,5G手機比4G手機最大的區(qū)別便是多了5G射頻、5G天線以及新增了面積更大的散熱模塊等等,元器件數(shù)量的增多,不但占據(jù)了更多機身空間,功耗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這也是為什么大家總覺得5G手機耗電更快。

毫無疑問,想要為用戶提供酣暢淋漓的5G體驗,手機勢必需要在電池容量上做文章。

在4G時代,4000mAh的就可以稱之為“大電池”,但在5G時代,這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為了保證長續(xù)航,5G手機普遍會采用更大的電池。但矛盾點也就出現(xiàn)了,一個是大電池,一個是輕薄化,總有一個要做出讓步和妥協(xié)。

但消費者不是廠商,用戶只關心產(chǎn)品實際體驗,只有兼具大容量電池和輕薄手感的5G手機,才是消費者真正青睞的產(chǎn)品。

廠商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但道理誰都懂,如何實現(xiàn)續(xù)航和輕薄上的平衡,卻并不容易。

3、5G手機做薄做輕很難,但OPPO給出了解決方案

前面說了,OPPO是較早認識到用戶有此類需求的廠商之一,因此才能早早布局,并不斷推出一些輕薄化的產(chǎn)品。

而為了實現(xiàn)輕薄設計,OPPO同樣也是煞費苦心。

具體來看,OPPO Reno5 Pro+搭載了驍龍865處理器、65w超級閃充、90Hz高感曲面屏、立體液冷散熱等強悍配置,但重量與厚度卻仍保持在184g以及7.99mm。

很顯然,即便5G手機輕薄主義回暖,這樣的輕薄程度依舊是令人吃驚的。

能做到這一步,得益于OPPO對手機內部空間所做出的的結構性改變以及對元器件的大量優(yōu)化。

據(jù)悉,OPPO對Reno5 Pro+內部元器件都進行了精細化處理。

比如采用了有別于主流堆疊主板的單層主板設計,不但縮減了元器件之間的距離,還通過選用更小的電阻電容,對PCB部分的電路進行了集成設計。

而對一些重要元器件,也進行了小型化處理,并減少相應數(shù)量,同時還將指紋holder壁厚減薄至極限0.25mm,指紋模組尺寸由7.25*4.8減小至5.84*4.63,底部空間總體減少11%,為機身內部留足空間,可以放下更大電池。

除此之外,Reno5?Pro+通過更改屏驅動IC以及創(chuàng)新式的6+2層柔性電路板設計方案,在上一代屏幕的基礎上把屏幕的FPC做短了2.35mm,主板面積相對上一代減小4%。

散熱模塊上,OPPO也采用了全球最薄的VC散熱片,并極致壓縮手機后蓋與內部蓋板的縱向厚度,改進攝像頭模組內外布局結構等等。

當然,對內部空間的優(yōu)化,本質上還是為了給電池騰出更多空間,以便放下更大容量的電池,成為了保證基礎續(xù)航的關鍵。

之后,還需要輔以系統(tǒng)級的省電技術和大功率快充等方案,進一步延長了手機續(xù)航時間。

總之,在不犧牲用戶體驗的情況下,把5G手機做輕做薄并非易事,OPPO能做到,除了需要付出艱辛努力外,長期堅持技術創(chuàng)新尤為重要。

最后有話說:

一直以來,手機輕薄化都是消費者和廠商們的不懈追求。

只不過進入5G時代以來,5G手機無論是性能表現(xiàn)還是功能性上,又迎來了更大提升,同時也為輕薄設計提帶來了更多挑戰(zhàn)。

好在,廠商們并沒有放棄對5G手機輕薄化的探索,始終在為“做薄0.1mm”,“減少1g”而努力,得以為用戶呈現(xiàn)出令人感動的產(chǎn)品。

毫無疑問,得益于廠商們的努力,5G手機的輕薄化進程有了更多進展。

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不久之后,廠商在5G手機的輕薄設計上會更加得心應手,不僅能帶來更加輕薄的5G產(chǎn)品,還將會帶來更極致、全面的性能體驗,值得大家期待。

最新文章
1
柏林IFA展上的中國智慧:海信洗衣機斬獲“年度產(chǎn)品創(chuàng)新”和“最佳科技社會價值”雙重大獎
2
極米攜新品HORIZON 20系列與TITAN亮相2025IFA
3
用無廣告強勢殺入電視圈,追覓的決心和技術到底有多強?
4
IFA展觀察:熊貓、冰雪與綠色科技,長虹另辟蹊徑闖世界
5
全球顯示進入RGB-Mini LED時刻!海信RGB-Mini LED新品U7S Pro全球首秀
6
容聲三度“踢入”世界杯:一場“主動進攻”的養(yǎng)鮮革命
7
別再卷“家電出口”了,海爾智家正在“出口智慧家庭”
8
海信IFA再亮相,海信棉花糖Ultra全家筒首次登上國際舞臺
9
從IFA展臺到世界杯賽場,海信以創(chuàng)新與體育雙引擎驅動全球化進程
10
廚電業(yè)增長穩(wěn)健,頭部企業(yè)毛利保持高位,為何業(yè)績承壓?
11
暴漲的“易中天”,將會迎來怎樣的暴跌?
12
蘋果秋季發(fā)布會除了iPhone 17系列,庫克還有幾個菜?
13
面板企業(yè)上半年業(yè)績穩(wěn)中有升
14
海外銷量年年漲,國內喋喋不休,電視體驗感差才是原因
15
廚電怪象:越有規(guī)模越受傷?糟糕局面或仍未見底
16
政策退坡,利潤攤薄,渠道分流:家電流通如何殺出重圍?
17
空調內卷下的頭部擔當,格力為何能“越卷越強”?
18
三星S26系列原型機首曝:竟撞臉iPhone 17 Pro
19
麒麟9020芯片首次公開亮相 福布斯中國:相關技術環(huán)節(jié)已實現(xiàn)自主可控
20
追覓科技30余款全場景新品發(fā)布,以系統(tǒng)能力奠定“技術流派”的最終勝利
關于我們

微信掃一掃,加關注

商務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