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lián)邦輻射防護辦公室的一項研究數(shù)據(jù),讓手機輻射問題的爭議再次甚囂塵上,小米以4款手機中標居于榜首,又一次成為眾之所矢。本次的研究報告是統(tǒng)計網(wǎng)站Statista基于德國聯(lián)邦輻射防護辦公室的研究數(shù)據(jù),列出了16款輻射最大的手機。
根據(jù)Statista報告顯示,小米Mi A1輻射最大,SAR值為1.75瓦/千克;其次是一加5T,SAR值為1.68瓦/千克。該榜單中其他輻射較大的手機還有小米Mix3和一加6T,這兩個品牌的手機在16款輻射最高的手機中占據(jù)了50%。具體的前十六名中,小米占據(jù)4位,一加占據(jù)4位、HTC占據(jù)2位、蘋果占據(jù)2位、谷歌占據(jù)2兩位、索尼占據(jù)1位,中興占據(jù)1位。這里需要提到的是特定吸收率SAR值,SAR是以每質量組織的功率(瓦/千克)來表示人體吸收輻射速率。
除了輻射最大的TOP16榜單,德國聯(lián)邦輻射防護辦公室的研究數(shù)據(jù)還公布了手機輻射最低的榜單數(shù)據(jù)。其中,三星Note 8、中興Axon Elite、LG G7分別位列前三,輻射最低的16款機型中,三星占據(jù)8位,中興占據(jù)3位、LG占據(jù)2位、摩托占據(jù)2位、HTC占據(jù)1位。
猶記得在智能手機初興起時,“手機輻射有害身體健康”的說法便伴隨而生,很多人也養(yǎng)成了不用手機時便放置在遠離身體位置的習慣。據(jù)了解,手機輻射其實就是電磁輻射,只要溫度大于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會受到電磁輻射的影響。目前對于電磁輻射是否會致癌等危害,依舊沒有固定統(tǒng)一的答案,一些專家表明,因為手機輻射存在著生物學效應,長時間的輻射多多少少會對人的神經系統(tǒng)產生影響。也有一些專家則表示,手機輻射對人體帶來的影響和傷害并不大。
暫無定論的電磁輻射危害性讓手機輻射問題可大可小,不過,當年摩托羅拉曾因被爆手機輻射問題而失了先機,讓當時的競爭對手諾基亞一躍成為2G手機的老大。可見對企業(yè)而言,手機出現(xiàn)輻射爭議也是很致命的,這不,小米手機已經迫不及待進行了否認。
小米否認德國聯(lián)邦輻射防護辦公室的研究報告,表示所有在印度銷售的小米智能手機都符合當?shù)豐AR規(guī)定,并且遠遠在限制以內。小米稱,Mi A1在印度的SAR值為1.26 瓦/千克(頭部)和0.17瓦/千克(身體)。而Statista報告中數(shù)據(jù)來自德國的測試(SAR測試的條件和標準與價值不同于印度),因此不能與印度的SAR值進行比較。比如,印度的最高限制為1.6瓦/千克,而在德國,限制為2.0瓦/千克。
對此,Statista報告稱,德國藍天使環(huán)保認證(Der Blaue Engel)僅認證SAR值低于0.60瓦/千克的手機,但榜單上的所有手機都比該基準兩倍還多。Statista甚至稱,“根據(jù)多年的研究報告顯示,長時間生活在智能手機輻射下,容易造成腦部腫瘤,影響男性生育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不僅電磁輻射是否會致癌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對手機輻射程度也并沒有普遍接受的標準。德國藍天使環(huán)保認證從環(huán)保角度考慮,拒絕認證在該國銷售的低于0.60瓦/千克為標準的手機。若從這個角度考慮,則目前市場上許多頂級智能手機可能都無法通過此測試。
- QQ:61149512